山西古建筑占全国比例
〖1〗、山西古建筑占全国比例52%。“地上文物看山西”,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比较多的省份。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和山西省文物局网站信息,截至2021年7月,山西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,其中古建筑28027处,占比约52%。
〖2〗、俗话说:“一千年历史看北京,三千年地下看陕西,五千年地上看山西”。山西是我国古建筑现存比较多的省份,其中元代之前的木构建筑占了全国的75%,全国现存4座唐代木构建筑都在山西,4座五代木构建筑山西占了3个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山西更是高居全国第一。故本题选A。
〖3〗、在全国范围内,现存的宋朝以前、金朝以后的木结构古建筑,山西占据了75%。若加上元朝的建筑,这一比例接近80%。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,唐朝的四座建筑,全部位于山西。山西的古建筑总数超过4万处,因此被誉为“中国古建筑博物馆”。

山西11市经济数据公布
〖1〗、山西省统计局最近公布了2023年全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数据,以下是关键信息的总结:GDP总量与增速:太原:GDP总量较高,但增速较慢,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,占全省总量的比例较低,经济增长压力较大。第二梯队城市:GDP增幅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。
〖2〗、晋城市:GDP总量为13521亿元,增长了1%。运城市:GDP总量为16411亿元,增长了0%。吕梁市:GDP总量为10846亿元,增长了0%。阳泉市:GDP总量为7818亿元,增长了0%。朔州市:GDP总量为8593亿元,增长了3%。忻州市:GDP总量为8414亿元,增长了2%。
〖3〗、年山西11市经济成绩单公布的关键信息如下:经济总量:太原市的经济总量达到了55774亿元,位居全省第一。经济增速亮点:临汾市以6%的增速引领全省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潜力。总结:2023年,山西省各市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,特别是太原市和临汾市,分别在经济总量和增速方面表现出色。
〖4〗、山西省整体GDP:2023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56918亿元,同比上升了0%。产业结构:第一产业:增加值为13886亿元,增长速度为0%。第二产业:增加值为133269亿元,增长了1%。第三产业:增加值为109764亿元,增长了0%。
〖5〗、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,太原再次拔得头筹,人均GDP为27812元。阳泉和晋城的人均GDP分别为15509元和14583元,位居第二和第三。长治、临汾、大同、晋中、运城和忻州的人均GDP依次为12551元、12345元、11435元、10855元、9631元和5308元。这些数据反映了山西各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上的不同。

山西省国庆旅游收入与接待游客量有多少?
据一些媒体报道,10月9日,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总结的旅游专项调研数据显示,山西省在今年的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2489万人次,基本恢复到了去年的同期水平,过夜游游客13769万人次,一日游游客38720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为3138亿元。
江苏省以6327亿元的国庆旅游收入位居榜首。山东省旅游收入为575亿元。四川省旅游收入为530.42亿元。河南省旅游收入为502亿元。湖北省旅游收入为4899亿元,接待游客63131万人次,排名位居第5。其他部分省份的旅游收入情况:广东省接待游客5507万人次,旅游收入469亿元。
新京报记者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,国庆假日期间,山西省共接待游客64816万人次,同比增长186%;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7亿元,同比增长67%。全省36个重点监测的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961万人次,旅游门票收约79亿元。国庆期间,红色旅游、生态旅游成为山西省的出游热门主题。
总体接待量: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37亿人次,这一数字显示了即使在疫情期间,国内旅游市场仍然展现出一定的活力和恢复力。同比恢复情况: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%,意味着与去年同期相比,虽然接待量尚未完全恢复,但已经接近八成的水平,显示出旅游市场正在逐步回暖。
